一亩田:重返发展轨道 坚持B2B 专注农产品撮合有消息称,一亩田公司最近刚刚完成了新一轮融资,本轮投资机构包括红杉、云峰、真格、易贸等。此前,该公司已于2013年12月、2015年4月先后经历过A轮、B轮两轮融资。2015年7-8月,由于为用户交易提供补贴的市场推广方式引发争议,同时因为业务调整展开裁员。上述事件导致一亩田成为2015年度广受关注和争议的创业公司。本轮融资的完成,意味着一亩田一年多来的调整获得了某种程度的认可,同时让这家经历风波后保持沉默的知名创业公司重回财经、科技媒体视线,并进入增长轨道。
一亩田成立于2011年,是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和应用,服务农产品买卖的电商B2B平台。主要为具备一定规模的农产品经营主体提供商机、行情、撮合、交易服务、关系、社群等互联网服务。平台供应商主要有农村合作社、/经纪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采购商主要有农产品批发商、加工企业、超市、餐饮连锁企业、B2C卖家、出口贸易企业等。
“在2015年年中,我们是踩了一脚刹车。一年多来,我们经历了从重到轻的重塑,从四处开花到聚焦产地的变化,从强追gmv到做好撮合的调整。因为专注单点打穿,一亩田田移动端APP用户在2016年年底已达346万,这在目前看来可以算是农业电商领域移动用户端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PP电子平台。并且当前还处在日均8000-10000新增量的高速增长状态,这个基数和增长速度在现阶段对于垂直类B2B来说,还是比较难得的。”一亩田总裁顾铭说,“2015年年中后,一亩田在坚持行业目标的前提下,做了分步推进的策略调整。作为一个做农产品贸易流通相关服务的B2B平台,一亩田目前的阶段主要做线上交易撮合”。
顾铭于2015年6月底加入一亩田,当时一亩田正处于的风口浪尖和业务调整期。在加入一亩田前,顾铭在91无线担任首席运营官。相关资料显示,顾铭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和管理科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麦肯锡咨询,之后加入百度,先后负责战略规划和商业分析、商业政策制定、移动运营管理等工作。在谈到为何加入一亩田时,顾铭表示,他非常看好农业信息化,农业市场巨大且很多价值都有待进一步挖掘,通过信息化、互联网化可以介入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从战略上讲,一亩田可以做很多更有价值的事情。
”一亩田的用户群,一头是产地的客户——规模化供应农产品的供应商,包括经纪人、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等;另外一头是销地——城市的农产品销售商。“顾铭介绍一亩田自2011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B2B“发展业态。
顾铭表示,一亩田原来的模式操之过急,业务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原来是满怀热情,通过大量资源投入、线下投入去教育用户,希望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巨量用户,此种模式在B2B领域,特别是农业B2B领域中,明显违反了客观规律。“从事农业相关的工作,因为用户群距离互联网还是稍微远一点,是无法速成的。“
对于一亩田运营的背景,顾铭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农业互联网化与零售、医疗、教育、房产等其他垂直领域的互联网化有很大不同,其他领域因为用户群绝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因城市互联网发展程度高、信息又十分充足,因此这些领域的人口红利已基本用完,甚至出现过剩,互联网化已经处在过热的阶段。
与此同时,农村地区虽然近几年互联网发展速度较快,但总体来看发展程度还是偏低,目前农村地区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基本与三四年前的城市相类似。
同时顾铭认为,一亩田在此前的投入并非完全没有效果,也积累了一批种子用户群和获得了一定的品牌效应。“目前一亩田已经在农产品交易领域形成一定的口碑,发展为比较大的农产品交易平台。“
“农产品电子商务利用先进的技术,搭建农业信息应用平台,打破了农产品营销中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使产品的销售空间更为广阔,给农产品流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顾铭表示。
其中撮合服务是主营业务,但与B2C业务不同,以上三个不同场景在B2B业务中是相互关联的,一亩田也会为客户提供在撮合交易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服务。
顾铭认为,非标的产品是无法匹配的,只有标准化的产品才有可能做电商,才有可能用技术手段做交易精准匹配,例如靠搜索,推荐、浏览、推荐、抢单、定位等等信源来做分析,达到快速高效的交易匹配。
在一亩田平台的交易产品中,水果和蔬菜是两个大品类,其次是水产、养殖、粮食等多个小品类。顾铭介绍,农产品分类极其复杂,且因地域不同,对同一种产品习惯的叫法也不同,将这些农产品标准化的工作是一个繁复艰巨的工作。在2015年的后半年,顾铭率领团队根据贸易流程和规则,梳理出4个级别,共12000多种分类。分类标准化之后,又将每一种分类,定义了相应的规格参数。这样就有了标准化的产品分类和规格、以及网页标准化的展现形式。
平台上农产品的标准化工作完成之后,接着就是在产品和技术上下功夫了。因为一亩田的用户群相比城市用户,其对互联网产品、手机应用还不算太熟练,所以对产品的易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很多产品细节都需要认真打磨。顾铭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产品细节做得好和不够好,其转化率可能相差1个数量级。“(一个数量级等于10倍)
“B端用户的需求特征存在刚性、理性、专业、重性价比、重决策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更需要电商平台的给予的技术服务。“顾铭认为,产品运营者需理解并把握用户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提供服务支持。一亩田APP算是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决策工具。
顾铭介绍,一亩田内部的口号是:“ 理解力是核心竞争力”,对目标用户群痛点的解决,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农业互联网的用户在农村,为了解用户群,一亩田的方式是“请进来、走出去”:定期邀请用户们到总部来沟通交流;也会让产品和运营的员工下到一线,手把手教用户去用一亩田的产品。
据了解,截止2016年12月30日,一亩田移动APP用户量为346万,是目前移动端APP用户数最多的农产品电商平台;平台有12000余种农产品;产品来源地涉及2100多个县市区旗;有23800多个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平台信息员提供主要蔬菜水果的产销价格行情。
“我们希望在形成有影响力的用户规模后,一亩田能在集中农产品流通环节服务、提升农产品流通水平和效率、助推农业电商生态发展上可以产生更多的平台效应,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各种环节和分散的市场资源的整合。”顾铭希望一亩田可以以用户规模及对农产品传统流通渠道的优化,来推动行业生态的发展,为现代农业的转型和升级贡献出一份力量。
顾铭介绍,一亩田目前聚焦在农产品的流通环节, 2017年将择机尝试往贸易的周边服务走。因为一亩田是扎根于农村的互联网公司,目标用户基本集中在农村,解决用户的刚需就是帮助他们卖掉农产品。这是我们目前要紧紧盯住、牢牢抓住的事情,不能有任何变化。同时,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的推进,大量增值服务的需求(物流、农资、金融等等)将应运而生,一亩田将会逐步参与;如一些农业经营主体对金融的需求较为强烈,一亩田有相关数据基础及支撑,可以同金融机构合作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
基于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理念,目前在撮合交易环节采取免费和收费两种方式,在普通用户免费的基础上,2016年底刚刚启动分级的会员收费模式、微权益的收益模式、增值服务;未来在信息资讯、大数据发掘方面、在客户关系维护(CRM)层面都有可参考的商业模式。一亩田刚刚完成一轮新的融资,投资机构既有财务投资机构,也有产业投资机构。
“保持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创造和维护用户体验、开展商业转化是目前一亩田的三条并线目标,也可以说是并线准则。互联网对传统农业的渗透、影响和改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互联网+农业’这条长征路上,我们从未放弃,一直在前行。”顾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