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频共振长三角】无锡:融合联动 绘就区域发展“工笔画”

  新闻资讯     |      2024-06-12 23:07

  【同频共振长三角】无锡:融合联动 绘就区域发展“工笔画”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五年来,这块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携手共进、同频共振,作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实践的生动表率。为立体展现长三角城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取得的成绩,央广网江苏频道联合上海频道、安徽频道、浙江频道、宁波频道,推出系列报道《同频共振长三角》,通过视频、图文、海报等形式,与您共同见证长三角五年之变!

  从地图上看,无锡地处长三角中心地带,占据“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的区位优势。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无锡就已参与上海经济区协作,是最早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城市。

  近年来,无锡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一重要战略使命,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加快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产业创新加快协同,基础设施加快互通,生态环境加快联治,积极当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撑,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大写意”变成“工笔画”。

  初秋时节,行走在太湖畔的大溪港湿地公园,湖水澄碧,草木葱茏,不时可以看到芦苇丛中飞过的白鹭。

  “我们在太湖边长大,小时候经常在太湖里游泳,后来爆发了蓝藻危机,不仅无法游泳,渔业也受到很大影响。”韩炯是大溪港湿地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也是地道的无锡人,亲身经历了蓝藻危机对太湖以及这座城市带来的变化。

  2007年,太湖爆发蓝藻PP电子官方网站,由于风向等原因,苏州等沿湖区域的蓝藻都集聚在无锡。一时间,全城饮用水受到威胁。为了不让母亲湖“蒙尘”,无锡退渔还湖、退垦还湖,关停落后产能企业……一系列“组合拳”,让蓝藻危机迎刃而解。

  从去年起,太湖岸边的蓝藻几乎见不到踪影,这背后除了无锡久久为功,还离不开长三角区域共保联治。在蓝藻治理方面,江苏省内苏州、无锡、常州共享治理经验、监测数据,全力守护一湖碧水。围绕入湖河流,无锡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通过实施控源截污,减少工业、生活和农业污染进入河流,并因地制宜开展河流生态修复,通过水生植物形成入湖河道生态缓冲区,进一步净化氮磷污染物,减少污染物入湖。目前,无锡与周边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河湖生态治理格局已基本形成。

  区域共保联治,离不开科技助力。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湖治理研究基地中,一个模拟太湖全湖区及周边23条主要河流河口,水平缩小500倍、垂直缩小10倍的太湖物理模型颇为壮观。“如果在太湖里做试验,成本高,效果无法把控,然而利用太湖模型,可以对太湖三维环流特征、波浪特征、污染物输移扩散规律、泥沙输运规律、太湖蓝藻聚集扩散规律进行研究,为太湖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湖治理研究基地研究人员赵金箫说。

  除了为太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依托该模型,赵金箫和团队正在试验芜申线太湖段拓宽可行性研究项目。“一个航线拓宽,涉及航运安全、湖泊水环境等诸多方面,在模型上测试可行性,可以让项目操作更加科学化。”赵金箫说,基地经常接待长三角各地市的考察团,通过科学研究,为各地满足生态环境治理需求,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一个模型,让河湖治理更加科学化,也成为长三角区域共保联治的缩影。在无锡,有一条横跨苏州、无锡两地的望虞河,在无锡锡山和苏州相城两地水利水务部门的联动治理下,河流如今水质不断改善,两岸鸟语花香,成为一条造福两地居民的幸福河。“锡山是河长制的发源地,如今两地探索推出了联合河长制,联动治理‘散乱污’问题,为跨区域生态协同发展提供良好示范。”无锡市锡山区河长办工作人员曾磊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无锡着力推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1—8月全市pm2.5浓度2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1.5%,同比上升8.7个百分点,两项指标改善幅度均为第一。太湖无锡水域、太湖北部湖区水质四类,太湖湖心区水质三类。

  “以前我们去上海、南京,要么自己开车,要么去常州坐高铁,沪宁沿江高铁开通后,我们可以在家门口坐高铁,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太方便了。”沪宁沿江高铁的开通,让江阴人陈云异常兴奋。一条铁路,圆了江阴人的高铁梦。对于无锡这个拥有水陆空、轨道交通等综合交通体系的城市来说,沪宁沿江高铁的试运行,对于无锡深度融入“沪宁一小时高铁圈”,增强城市的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意义重大。

  无锡硕放机场,辐射无锡、苏州两个万亿城市。不管是无锡还是苏州,选择到硕放机场逐渐成为了两地旅客乘机出行的第一选择。“我们从苏州吴江出行,一般都会选择前往无锡硕放机场,这里相比虹桥机场更近,而且有机场专线,方便安全。”苏州吴江人李慧告诉记者。

  首条从苏州直达机场的公交线号”开通,往返苏州主城区和机场的“机场定制快线”开通,无锡硕放机场苏州高新区城市航站楼揭牌……近年来,无锡硕放机场牢牢把握苏锡协同发展契机,用好苏州城市航站楼载体、苏州方向机场定制快线,吸引更多苏州旅客经由无锡出入。今年上半年累计保障苏州方向旅客约200.7万人次。

  除了客运功能,无锡硕放机场还开通多条国际货运航线,为苏州电脑、医疗器械配件、汽车配件、服装等产品提供“出海”通道。2022年,苏州货源在无锡硕放机场总货量中的占比接近50%。

  眼下,两地居民又迎来了一个互通的好消息。无锡地铁3号线号线衔接正在加快推进,通过轨道衔接,将进一步提升市民的跨市出行的便捷性,同时也进一步增强无锡硕放机场的辐射力。“规划论证已经通过,目前我们和苏州方面正在加强对接,争取早日开工。”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办副主任程冕说。

  在无锡滨湖区,有一家来自团队打造的光子芯片研究机构,正在瞄准这一前沿领域进行科技攻关。

  “选择无锡,除了看中无锡的区位优势,当地发达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也是我们考虑的因素之一。”上海交通大学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副院长朱海峰告诉记者,2021年12月,研究院在无锡市与全面深化合作的框架下正式成立,由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蠡园经济开发区三方参与建设。

  “研究院在无锡主要是布局铌酸锂薄膜(LNOI)光子芯片中试平台、新一代飞秒激光直写三维光子芯片中试平台两大平台建设,涉及光子芯片、人工智能、光存储、光量子芯片、显示与成像、光通信六大研究板块。”朱海峰说,“预计今年12月份,我们的科研实验室将达到设备进场的标准,届时将陆续开展光子芯片中试线设备调试。调试完成后,可以为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高校、企业提供光子芯片领域核心工艺研发和技术服务。”

  据介绍,未来,研究院将在无锡集聚一批芯片研发上下游企业,为他们提供智力支持和产业生态,助力长三角区域崛起为产业高地。

  长三角一体化,上海是龙头。近年来,无锡积极发挥自身集成电路、物联网等产业优势,加强与上海产业联动、科技联创、设施联通,在全球资源集聚、科技创新应用、高端产业承载、开放枢纽拓展等领域迈出实实在在的合作发展新步伐。

  在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由上海友道智途科技有限公司为保税区企业量身打造的无人驾驶厢式货车正在运输电子零部件,助力企业打造智慧工厂。

  这家上汽旗下的自动驾驶企业,拥有全球首张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以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先进技术,瞄准了无锡蓬勃发展的物联网产业和自动驾驶应用场景,企业2022年11月16日获得了无锡市首张示范运营牌照。

  一个有技术,一个有场景。友道智途产品线总经理李忠欣告诉记者,未来,企业将在上汽大通无锡工厂入场物流场景方面进行商业落地部署,逐步投入100台以上9米6纯电自动驾驶厢式货车。与此同时,在无锡成立子公司,实现智能网联车智慧运输商业运营闭环,共同推动无锡市智能网联产业生态建设,构建“5G智慧物流+”特色工业互联网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无锡标准”。

  据悉,无锡近年来与上海的合作发展成果丰硕:双方共同策划举办16个重大活动,在锡落户的两地合作项目22个、协议投资超1200亿元,上海华虹项目的落地并投产,更成为无锡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项目。

  重点领域全面发力,战略共融日益紧密、科产共进全面提速、交通共联实现突破、生态共治持续发力……无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脚步愈发坚实,当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愿景正在照进现实。